| 无障碍浏览
切換到繁體版
刍议志书编修中的“加、减、乘、除”
【打印】

  提  要 :方志转型,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志书改进提高的需要。志书之长不胜枚举,但其薄、臃、乏、疏也不容忽视。对此,本文提出四法,即着眼“大要”,做好加法;着眼“瘦身”,做好减法;着眼“跨越”,做好乘法;着眼“精装”,做好除法,简称加、减、乘、除。责任重大,志人当不懈努力。
  关键词:志书编修  加减乘除  改进提高
  当前第二轮的修志工作已进入中后期。回顾此前的修志活动,感到有喜有忧。喜者是有一些优秀甚至精品志书问世,忧者是部分志书精要欠缺、芜杂频现、跨越乏力、匠心不足。面对如此尴尬,笔者便想到了志书编修中的“加、减、乘、除”­­——缺者补加,芜者删减,乏者激活,拙者精雕,通过志人的艰苦努力,让志书的活力重新焕发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堪存堪鉴”[1]的存世之作。
  一、着眼“大要”,做好加法
  立足于何,事关重大,关系着选择何种分量事项的问题。补加的依据只能是地情实际,因此应实事求是、存真求实。补加的标准只能是堪存堪鉴,有益于“资政、教化、存史”。一部市、县(市、区)志,虽旁及百科,但容量有限,只能统揽大情大要,详主略次。这就是做好加法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补加的内容,从宏、中、微视角审视,都有“要话”可说。宏观或大项上,有的属于地情之要,如信息网络,影响无处不在,因资料采集途径单一,致使志书当记而未记或一笔带过,形成志书载体与地情实际的严重脱节。当然也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挑战者。笔者知悉的一家县级市方志办——省、市所抓二轮修志精品试点,其视点之一,就聚焦到信息网络,将其单设一块,下分8项,分别是网络建设、网站、网民、网络事录、网络安全、网络健康,开了先河;到目前已搜集到资料10多万字,给方志记述网络带来了新的希望。
  有的同样属于地情之要,如居民生活、民情习俗、精神文明建设,在志书中虽有记述,但与实际相比差距甚远。在中小编结构的志书中,将居民生活单设为一编的有之,但为数不多,大多是将其置为一章,仅从收入、支出两个方面进行记述,内容过于单薄,与人们所知丰富多彩的居民生活反差太大。要求志书要突出重点、特点、亮点、看点。这就是说,一部志书不可能都是重点、特点、亮点、看点,有的部分,你不论怎样下工夫都难有突破,像这样的情况,写清纵向脉络、横向状态即可。但人民生活部分,客观上有真东西,既丰富又多彩;“入统”生活资料又比较富足;志人对此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因此对其应提升规格,加重笔墨,不仅要写出收支构成、收支差别,还要写出文化消费、物质消费情况,消费群体的结构情况,健康消费与非健康消费占比情况等。
  民情习俗,其习俗部分更是问题成堆。笔者看到的省内外一大批二轮市、县(市、区)志书(志稿),其中绝大多数习俗写得不好。其表现,一是未用心挖掘断限内习俗资料,包括传统习俗的演变资料,短期内形成的习惯资料等,而是用首轮志书习俗资料来凑数;个性习俗资料不够,用各地共有的资料来拼凑。二是缺乏提炼、归纳、综合,看不出断限内与断限前习俗的演变特点和规律。三是把生活状态与生活习俗混合记述,造成混乱。
  解决志书(志稿)习俗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要研究习俗的特点和记述的重点。风俗是长期演变形成的。短期形成的称为习惯。二轮志书记述风俗,重在反映其传承变化。二轮志书记述习惯,重在反映老习惯的兴衰,新习惯的表现、产生原因等。二是记好习俗,还要注意将人民生活与生活习俗的区别弄清楚。人民生活中的吃、穿、住、用,反映的是生活状态、生活质量。而生活习俗中的吃、穿、住、用,反映的是方式方法方面的内容。风俗习惯,是一种观念形态,一种不自觉的信仰意识,一种社会心理。它有很强的观念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在弄清人民生活与生活习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后,就要注意把握好各自的记述范围,属于生活状态、生活质量方面的内容,就要放在人民生活中记述;带有观念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的信仰及方式方法,就放在生活习俗中记述。
  反映习俗,还要注意反映新和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习俗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就拿春节习俗来说,春联,形式更加多样化,创意春联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随着电脑制作、数码技术的日渐成熟,将宝宝的照片、情侣或夫妻的甜蜜照片挪到春联上。网络春联受到追捧,个人网站、签名档、微博客也出现“低碳”春联的影子。拜年,由过去的“磕头”,变为现在的“轻点鼠标”或发送微信。随着城镇化及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变化。所有亲属亲自见面、亲自拜年难以做到,于是,便利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被人们迅速接受。而守岁习俗,尽管不少现代人采取“网上守岁”“打牌守岁”,但守岁净化心灵、让灵魂通过安静“回家”的功能似乎正在消失。
  在方法上,可运用观察资料、问卷调查资料、理发馆、服装店记录资料,比如与一理发店老板座谈,让他回忆半年或一年的情况,接待多少理发者,其中男女结构、年龄结构、发型结构、发色结构等,这样的资料才可引用。再如丧葬习俗,观察一二例,也可说明面上的问题。丧葬方面,购买丧葬品,花费多少是消费,买什么样的东西是习俗,如纸楼房、纸电视、纸电脑、纸奔驰、纸手机等,有兴趣,可观察几例,条件好的买些什么,条件差的买些什么,这样的资料就可引用。
  记好习俗,适当使用图像,可使民俗事象形象化。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留下了北宋汴京民俗风景,东京民俗一目了然,至今人们欣赏兴趣不衰。这是文字作品所不可比拟的。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先进的拍摄技术,给志书编纂提供了极大方便。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图照阅读快捷、直观,更适合人们的要求。而有些民俗事象也适合用图照来表现。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二轮志书有记得好的,同样也有记得不好的,此类一般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中列一条,内容十分简单。厚重精神文明建设,在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重视的一个大问题,以及设置和利用好这个平台,有利于让记述内容更接地气,让志书既是官书又成为民书,让大家都喜闻乐见。内容可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新风范例;新风范例可包括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捐资助学、乐善好施、尊老爱幼、尊师重教、邻里和睦、德艺双馨等。写法上是写人写事写精神,具体记述,不抽象概括。
  有的内容,比如旅游,一些地方在首轮志书中作为大类设置和记述,到了二轮修志,景点依然,效益仍然可观,但由于怕与前志重复就取消了这个大项。对此既要慎重,又不能过于拘谨。此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事项,从客观需要说是可以复述的,从发展角度说是可以延续的,从改变写法上说是可以写出新意的。
  大的类项的添加或充实,除上述所列,还应考虑其他若干大要,诸如社会阶层、农村农民(“三农”中的两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之一)、经济综览、民营经济、信息业态、扶贫脱困、土特名优、著述艺文、“非遗”申报与保护,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特”、首轮记载、二轮有需的要事要项。一部志书的亮丽,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其光源来自三方,即明月、繁星、荧光。明月为大亮点,繁星为中亮点,荧光为小亮点。前面说的宏观、大项,就是明月级大亮点。新编志书,在亮点的选择上,过去是在懵懂中探索、着重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是事随境迁、与时俱进、解决多少和升级的问题。因此要在这样的语境下考虑大类的添加或充实。
  宏、中、微三级的添加,态势是“金字塔”形,逐级扩展和变量。为便于表述,下面把中微观的扩增合在一起述说。建置区划中的乡镇街道,乡镇重在“特异”,街道重在基本情况、文明建设、社区管理(包括城管、卫生、维稳和治安)、社区服务。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增点在于增加断限前后气候变化的对比。气候统计量通常要求有较长年代的观测记录,以使所得的统计结果比较稳定,一般取连续30年以上的记录。为了对全球或某个区域的气候作分析比较,必须采用相同年代的资料。在一些气候变化不大的地区,或年际间变化不大的一些气象要素,连续10年以上的资料统计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然动植物,增点在于记述对象的消长变化;自然灾害,增点在于灾害规律(包括雹灾路线)的揭示。人口,增点在于记述大龄青年的比例、“通婚圈”的变化、城乡婚姻的差异、人口的流动、人口的老龄化、新阶层的状态、公民素质的状况、“空巢老人”的构成、长寿老人的简介、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情况、农村老人的赡养等。农业,增点在于农业劳动力的新变化,农业产业化的新形态,妨碍农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业,增点在于以正反实例,彰显人才、科技、管理对企业兴衰的影响。商贸服务,增点在于记述电商的兴起与影响。金融保险,增点在于剖析典型,反映出新时期人们投资理财的新变化、新结构、新形态。人民代表大会,增点在于反映人民代表的实际作用,包含在系列数字中信息的剖析,一些典型调研报告的载录(摘录)。人民政协,增点在于委员作用的发挥,优秀提案的勾勒,若干数字信息的剖析。人民团体,增点在于在记述团体自身情况的同时,对服务对象——工人、妇女、青年、新阶层自身情况,作客观公正分析,尤其是应反映断限内妇女地位的变化。人民信访中,应反映所涉问题的结构状况。公、检、法、司中,应反映新时期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增点在于反映如何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载录家庭教育、素质教育、优秀园丁、教育世家、希望之星情况,城乡教育的特点与差异。科技,增点在于科研、科普的见物又见人。卫生,增点在于详录断限内的疾病谱系,农村医疗卫生中的隐忧等。文化,增点在于文学艺术的记述,应打破仅记作品及奖项,当从专业的角度提要显示艺术特性,达到雅、俗共赏。人物,增点在于传文突破“悼词”格式,写人写事写精神,传导“育人”正能量;表录打破“以官大小论英雄”,笔锋下移,接触“草根”,并增加“事迹”类项,用事实回答为何选录。
  二、着眼“瘦身”,做好减法
      某省作协副主席谈歌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修志有了变化,说志书字数渐多,页数变厚,有的状若砖头,内容却变得枯燥…… 事无巨细,一概记录在案[2]。旁观者清。谈歌的一席话道出了一些志书臃肿而失精当的突出问题。这是逆耳之言,饱含深情,对于我们改进修志工作大有帮助。面对如此问题,就要做好减法,让志书“减肥瘦身”,腾出版面吸纳那些当记而未记的重要内容。
  那么应当删减些什么呢?根据本人两轮评审、终审等经历中的真凭实感,认为应当在以下一些方面做好压减工作。
  一是压缩大事记。目前看到的志书大事记,有的标准掌握过宽,良莠混杂,淡化了重点,降低了起点;有的忽视“通典不录、少录”的要求,国家层面的律典、法规收录过多;有的大事记与正文缺乏照应,或者前后不一,或者详略失范;有的大事记选事随意,主线不明,所记事条虽多,但看不出事物发展脉络的主线;有的事条文字芜杂,拖泥带水,不够通畅、精炼。针对第一个问题,就是严格标准,从严筛选。涉及领导的事条,若非解决重大问题,可以不录;一般机构的建立、撤并,可不列为大事;一般性的通知和业务会议可不入大事记;一件事情跨越多个时段,采用纪事本末体,从开工到完工合并为一条记述,不必设条过多。针对第二个问题,解决之道就是坚持“地方志、志地方”,除交代背景等特殊需要外,全国的大事属于“通典”,不再载录。针对第三个问题,为防止不必要的重复,一要在详略上下功夫,大事记中略有提及,各编章适度展开;二要在记述方法上下功夫,做到事可互见,语不重出。针对第四个问题,要注意围绕主线,反映各个时期体现主要矛盾的主要事件,特别是标志着转折的事件。记清这样的事件,才能勾勒出事业(行业)的发展脉络。针对第五个问题,就是要在“精”字上狠下功夫。
  二是压缩建置区划中乡镇村和办事处的内容。有的志书,建置区划中乡镇村和办事处的内容,也是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形成“大志套小志”;记乡镇还记所辖村,一个不漏,数量达三四万字。解决之道就是记乡镇,每一家三四百字,着重基本乡情镇情,详异略同,所辖村情列表显示。
  三是正文变逐年或高密度隔年记述为抓要点浓缩处理。志书横排纵写,有的认为正文逐年记述就是纵写。有一部志书,写储蓄存款,正文从1944年写起,逐年写来,一直写到2002年。这样写不就加大了文字量。实际上逐年情况列个表即可,而且把字号变小。正文真正需要记的是事物发生与发展变化。第二轮志书,记述的时限是一个时期,不可能把每一事物按这一时期的每一年都按顺序一一记述下来。这样就需要从这一时期的若干年份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年份作为点来记述事物的变化。有这样几个年份应该是记述的关键点。首先是事物的发端,即起点。其次是事物发展的最好年份,这是事物发展的高潮。再次是事物发展的最坏年份,这是事物发展的低潮。最后记述事物的终端。我们称作“最早、最后、最高、最低”。有了这四个点,把握起止,联系起伏,也就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脉络。这是压缩文字的一个重要方法。
  四是变分为总,减少条分缕析。志书相当一部分内容,而且是一般性内容,原分细目展开写。为了既说明问题又节省文字,此类可不分细目,采取“变分为总”的方法记。如记园林,不一定一个个公园逐个简介,着重从宏观上记述,综合记述园林的发展变化。又如记医院,不一定一个一个医院进行简介,着重从医院的总量、类型、职能区别、地域分布和特色上进行总体记述。又如记种植业,不一定分得太细,展得很开。这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压缩的余地也比较大。
  五是采取措施解决“文山、会海、机构”问题。会议多,表现在党、政、群、团的会议都记得多,有的不仅记会议,还记与会人员的名字,每次会议都记,仅参加人大代表会议的代表就列四五页。解决这个问题,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好“转化”工作,将文字转化为表格,位置由正文转化为附录,字号有大号转化为小号,不论党代会、人代会、妇代会等,设计个表格,把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特点、实际效果等填进去就行了。
  六是妥善处理交叉,尽量减少重复。减少大事记与正文的重复,重在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减少卷首、编、章三级“述”的重复,重在各记其事,互不包办,区分层级,上严下宽。减少正文与表格的重复,重在前者定性综合,后者量化具体。减少专志与附录的重复,重在把握好纵向脉络和横向截面的关系,恰到好处,相辅相成。减少横向重复,重在角度错移和“互见”处理。
  七是炼字琢句,圆润志文。理想的语言境界,应达到多一字繁,少一字残,章无剩句、句无剩字。修志者应想方设法,在段落、句式、句子、文字等方面锤炼过硬的本领。要注意剔除句群(段)中的游离句,删除句(段)中的浮词赘语,抛弃有逻辑毛病的概念,淘汰多余的词语,慎用紧缩复句,让文字简练精要。
  三、着眼“跨越”,做好乘法
  这里的乘法,只是取其“倍增”的特性,属于一种象征性的说法。那么修志通过什么举措才能实现“倍增”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一是认识先行,破除障碍。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思想的表现形态和膨化剂。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认识的超前,就不可能用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破解矛盾问题,开头所言的精要欠缺、芜杂频现、跨越乏力、匠心不足的弊端就难以克服,就不会有实践上的新跨越。因此在认识上,必须明确几个要点。其一,地情实际是检验志书质量如何的“试金石”。对待修志成果,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上。地情是客体,志书是载体。载体载得如何,用客体这面镜子一照就清清楚楚了。现在的志书,不少是载体与客体脱节的很厉害。脱节了,就意味着脱离了实际。存在问题不怕,怕的是麻木不仁。不然,为什么“老生常谈”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呢?在这方面,志界同样要“居安思危”。唯有如此,才能激发起我们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其二,读者的根本需要就是方志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李铁映同志于2001年十分精辟地指出:“要知道政府需要什么,怎样为政府不断提供用志材料;还要知道怎样为各级干部、为学校、为普通百姓提供服务,怎样为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提供他们自己的家乡志,等等。”他讲得语重心长,既深刻又通俗。方志工作者应将其作为座右铭,常学常省常鉴,成为改进服务的巨大动力。尊重读者,就是尊重需要。有了这种意识,就会面对困难,不怯不畏,千方百计去研究读者的“胃口”,去满足读者的需要,去克服“记述了的不需要、确实需要的未记述”的弊端。有了这方面的担当和作为,志书就可变为官书与民书的结合体,扩大受众面,增加吸引力,强化生命力。其三,树立“问题导入”意识。因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解决志书存在的问题,不能等、推、靠,需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部书开始,都从眼下定位,从脚下起步,从问题导入,抓关键,补短板,强弱项,让人随时能看到修志工作实实在在的进步。其四,修志的最大对手“是自己”。要取得成功,战胜自己的惰性惯性、偏执固化、因循守旧,实现“蝉脱”和“蝶变”,由自己的弃旧图新推动志书的面貌重塑。
  二是跟上新的科技步伐。方志具有交叉学科的潜质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跟踪科技的进步,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借鉴提高。按传统方法修志,其繁复的程序,落后的“工艺”,冗长的时间,不菲的消耗,有限的效果,已远远不能适应转型期“又好又快”修志的需要。这也是需要认真改进和转变的。现在,以3D打印为特征的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将出现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而我们的修志工作从中也可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3D技术在修志中的体现,就是像制造业那样,编纂什么样的志书,首先确定标准,总的容量,各部类字数及所要的材料,用什么方法来实现等,事先都设计好,我要的就设计进去,不要的就不考虑,形成类似于工业产品制造时所依据的“三维计算机图形数据”,尔后进行“增材制造”。过去修志中“秋后算账”的许多工作,如一审、二审、三审时的删削,在新的修志过程中其任务均可前移,都变成“及早算账”,也就是在谋划阶段基本确定取舍。当然这是要建立在对地情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这样像3D制造那样,没有制模、翻砂、车削等程序,也就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资源,一步实现了质的跨越,达到了“又好又快”。坚持走高端设计、高端成型的路子,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高端产品。
  四、着眼“精装”,做好除法
  这里的除法,只是取其“倍减”之意,通过努力,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有博返约、简而有要、文约义精、严而有制的目的[4]。为此,笔者认为“塑人”与“择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所谓“塑人”,就是自我的“重塑”,力争成为“算学大师”和“大业匠人”。具备前者品质,就可胸有成竹,精心谋算,优选优算,实现“沙里淘金”,成本最低、效果最佳。具有“匠人”气质,第一,就可达致锐敏与顿悟,实现人与物的无声“对话”,造就“无以言表”的境界,酿成“人见人爱”的“精灵”。“悟”的回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悟”的结果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就会聚精会神,精进追求。崇尚美好的境界,坚持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精细打磨,精益求精。就会做到细致细心,一丝不苟,工作环节上求紧,工作内容上求细,虑事细心,安排缜密,处理妥当,不出现错误和纰漏。
  所谓“择法”,就是讲究章法技巧。精要之法颇多,这里仅述及以下四点。
  一是注重概括。所谓概括,是指综合提炼加工的意思。志稿记事,贵在精练。而精练须由精炼而来。精炼,即为提炼精华。要提炼精华,就要去其杂质。志稿的概括力,要求善于把事物具有的本质特征提取归纳出来,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写入志书的事实、数字和语言,并不是原始资料所提供的事实、数字和语言的照搬照录,必须经过编修者的头脑这个加工厂,将原始资料所提供的事实、数字和语言,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下一番改造制作的工夫,抽出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及内部规律性的东西。
  二是不作解释,直奔正题,多捞“干货”。有的志稿怕别人弄不清楚,频繁地对一些名词、概念进行解释。这在志书中是没有必要的。一般说,在辞书或其他书籍中能查到的,志书不必解释,确需解释的生僻概念等使用脚下注释。
  三是坚持分析性记述。二轮《萧山市志》载有《萧山居民休闲娱乐消费状况调查分析》。其中有一段话写道: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萧山居民家庭每年休闲娱乐的费用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和2000~6000元的区段,其中2000元以下的比例最高,而6000元以上的区段之和仅占18.3%,其中选择基本不花费的也高达20.6%。尽管高消费的居民家庭占有一定比率,但绝大多数家庭消费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在休闲娱乐上的消费几乎为零。结合被访者基本情况,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家庭。他们由于收入较低,当地可供从事休闲娱乐的项目极少,而市区、外地的多数娱乐场所价格太高,交通又不方便,所以平日的休闲活动也多仅限于看看电视、睡睡觉,基本不去付费的场所。这里经过分析,把零乱的资料变成了有序的资料,无用的资料得到剔除,有用的资料得到保留,关键的信息得到提示,使读者一看即很明了。
  四是要善于用“图”。这里说的“图”,主要是指曲线图、塔形图、柱状图、扇面图。有的内容用墨不少才能表述清楚,但一幅曲线图加简要文字说明,便形象生动地把兴衰起伏及产生原因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如此效果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剖析事物结构,扇面图一图可胜千言。
  [1]李克强:对地方志工作的批示,人民网2015年12月30日。
  [2]谈歌:《探寻“史记”与县志中间之路》,《光明日报》2011年1月2日第4版。
  [3]李铁映:2001年12月20日,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1期。
  [4]傅振伦:《史志叙事尚简说》,《中国地方志》1985年第4期。
 (王广才)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孝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

地址:孝义市党政办公大楼   网站联系电话:0358-7828576

版权所有:孝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晋ICP备11003284号-1  网站标识码:1411810001

晋公网安备 14118102000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