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切換到繁體版
星光熠熠的激情岁月——忆孝河大地的英雄儿女
【打印】

  

抗日模范村纪念馆

  马烽在台灯旁写作。这个台灯罩是马烽在北影写《山花》等待审查意见时,自己用废电影胶片做的

  武工队在战地坚持学习

  第115师司令部在孝义碾头村驻地

  报国亭

  1938年,罗荣桓与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肖华、343旅参谋长陈士榘、副旅长李天佑等在晋西孝义合影

  1938年,兑九峪召开抗日模范战士大会后,领导和模范战士合影

  □ 文/张丽妍 图/赵泉 武斌 刘怀清

  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这里的进步青年奋力摸索,将革命思想和共产主义崇高

  理想种在了群众心中,让红色印记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因此成就了著名的“兑九峪战役”,播下了无数革命火种。

  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这里曾留下战争的烽火硝烟,也流传着共和国伟人和一大批抗战英雄儿女的传奇故事。1.5万孝义儿女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全县掀起参加支前的热潮,成为晋西南地区的“抗日模范县”。

  抗战初期,孝义轰轰烈烈的抗日局面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光辉一页。作为中共领导的四大抗日战略支撑之一——晋西南根据地的首府,中共晋西南区党委、中共北方局、八路军115师师部在孝义西部下堡、碾头、申家庄、张家庄、西宋庄等地驻扎。邓小平、傅钟、杨尚昆、聂荣臻、林枫、陈士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组建孝义民主政府,发展地方武装,领导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孝义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汾孝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推翻了阎锡山的反动政权,从此孝义获得了完全解放,也为全国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火热的革命战争年代里,英雄的孝义人民同仇敌忾,挺身而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红色基因,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冯全英:孝义妇女运动的先驱

  冯全英的革命行动为孝义广大妇女树立了榜样。大姐、二姐都在她的带动下成了妇女救国运动的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年仅14岁的妹妹参加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学兵队。

  1938年5月,冯全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县妇救会秘书,党内任县委妇女干事。在她的带领下,基层妇救组织逐步建立健全起来。从县到村,大力举办训练班,识字班。广大妇女的政治觉悟和社会地位得到迅速提高,纷纷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去,动员和支持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参军参战,给部队缝军衣、做军鞋、精心护理伤员,进行四大动员等,受到广大抗日将士交口称赞。

  1940年反顽斗争胜利后,冯全英转移到晋西北,后在晋绥分局城工委工作,多次受到有关领导表扬。1943年5月由于劳累过度,致使胃病复发,医治无效于同年7月7日逝世,享年24岁。

  作为孝义县妇女冲破封建束缚,开辟妇女工作的带头人,冯全英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顽强的革命斗争意志,发动妇女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她在短促的生命中,实践了妇女解放的正确途径,不愧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一名先锋战士。

  仝云: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仝云(1921-1991),山西省运城市人,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高中文化。他自幼刚强公道、足智多谋、为人和蔼。1936 年红军东征,他亲身体验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毛泽东是人民的救星,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的希望。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仝云参加了安邑县牺盟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发展牺盟组织,开展武装斗争。

  1940年春,仝云奉调孝义工作。5月,担任中共孝南中心区委委员。6月,担任中共孝南中心区委书记。1941年8月,任中共汾平介孝工委、中共介孝县委及孝义县委委员、副书记,他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领导孝义地下县委的工作。

  建立交通站,开辟地下交通线;智斗“流工队”,保护革命力量;抵制“兵农合一”暴政,发动抗粮斗争;选派党员,打入敌人内部掌握可靠情报,做好掩护工作伺机打击敌人;动员群众,为洪赵总队筹集棉装;组织“孝义难民游击队”,打击敌人,为日后八路军正规部队打回孝义,建立人民政权,打下了基础。1947年4月,仝云调任中共晋绥分局组织部任审委秘书,从此,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奋斗,并在解放晋西南和收复晋中的战役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仝云长期从事共青团工作,他领导全省青年,战旱魔、抗水灾、兴水利、建良田、改天换地,使山西省的共青团工作居于全国前列。1991年3月13 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在多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仝云忠于党、忠于人民,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杨汉三:四十年如一日 忠实于革命事业

  杨汉三(1904—1981),原名钖田,学名承杰,化名韩山,笔名寒山、老卒,孝义市下栅村人。1925年、1932年先后修业于山西大学、并州学院。

  1937年,杨汉三加人牺牲救国同盟会,带领学生张贴抗日标语、宣传画、举办学生抗日演讲竞赛会。1938年1月担任孝义县抗日民主政府二区区长,从此开始了他 40余年的革命生涯。

  1939年7月,杨汉三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奉命转移太岳区沁源山,期间参加了百团大战之“三十亩”和“洪岭”的战斗。1941年调一一五师洪赵支队任供给处长,后任晋西南工委总务科长。

  1945年8月任孝义县长,时武高任县委书记,进行开辟新区的工作;1946年3月,孝义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杨汉三当选为人民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1946年12月,杨汉三奉命出席吕梁区党委在郭家掌召开汾孝战役支前会议,进行全县总动员组织5000余人支前大军、云梯100余架,棺木200余付、马车300多辆。在整个汾孝战役中,杨汉三始终随前线指挥部行动,为孝义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付出了辛劳,立下了战功,做出了人民县长应有的贡献。

  杨汉三博学多才,偏爱书画棋剑,且对戏曲演艺有深湛造诣。1949年南下,在湘潭专区主管文教工作,培养演员,创建剧团,挖掘、发展新老剧种,移植戏剧,指导编排剧目《卧薪尝胆》。

  1979年,杨汉三当选为孝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0年与侯佑诚、杨礼周等老人共同倡导、联名发起、创建了我省第一所私立公助学校—五爱学校。正当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添砖补瓦,以映晚霞”之际,不幸身患癌症。弥留时刻,仍惦念用自己五个月的工资资助五爱学校……1981年6月14日19时55分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历程,与世长辞,终年77岁。

  杨汉三忠实于革命事业,不谋私利,不图虚名,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四十年如一日。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

  马烽:黄土地孕育出的“人民作家”

  马烽(1922—2004),原名马书铭,孝义市居义村人。1938年,16岁的马烽参加了八路军,同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擅长读书绘画,被抽调到部队的剧社,成为一名部队宣传员。1940年,马烽先后在延安鲁艺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和部队艺术学校学习,开始了文学创作。1942年9月,第一篇小说《第一次侦察》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刊登,这给了马烽极大的信心,也成了他文艺创作的出发点。1944年秋,马烽调到《晋绥大众报》任职,期间,他和西戎合著发表了长篇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好评。

  马烽从事文学创作坚持实实在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获取素材。多年来,他一有机会就去农村走走,不用记者采访的方式深入生活,而总是把自己当作农民中的一员,同干部们研究工作,同大娘大嫂们拉家常、同小伙子们说笑话,甚至还调解家庭纠纷,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马烽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山西省政协副主席,2004年1月31日,因病在太原逝世。

  马烽的创作实践和成果,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文学史上重要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92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马烽“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任应枢:传奇式的抗日英雄

  任应枢(1903—1979),又名任向宸,人称“任胡子”“任支队”,孝义市司马村人。他自幼聪颖顽皮,却也是位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后生。青年时期,任应枢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为日后参加抗日工作,发展抗日武装游击队奠定正确的基础。

  1937年,任应枢加入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七·七”事变后,回到司马镇组织抗日武装,同时开拨到孝义西部边山地区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宣传发动,报名参军的工人、农民、学生达二百多人,这支抗日武装很快声震汾平介孝方圆几十里地区。

  1937年11月中旬,任应枢率队开进孝义县城,在险遭国民党迫害之际,他坚决果断地把革命游击武装带到汾阳县三泉镇任家堡村,改编为山西工人抗日武装自卫队第四大队。在工卫旅期间,任应枢为工卫旅的兵员扩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38年初,工卫总队组成以任应枢为团长的第四工作团,在峪口、崖底一带开展民运工作。1938年5月,任应枢受命以第四工作团为基础,组建山西工卫纵队直属汾阳游击支队,开往汾阳、孝义、平遥、介休一带开展民运和扩军工作。杀伪军、除汉奸,游击队神出鬼没,搅得敌人鸡犬不宁,“任胡子”的威名从此传遍了数百里的晋中平川。活动两三个月后,任支队扩编为三个中队,发展到500多人,完成了扩军、筹款、发动群众三大任务。1938年10月,任应枢奉命由平川返回汾、文、交边山抗日根据地,正式编为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旅22团3营,被任命为营长。

  1942年4月,组织安排任应枢到晋绥边区党校学习,全国解放后,历任晋中行署办公室秘书、山西省政府秘书处处长、汾阳卫校校长等职,1963年离休,1979年6月7日因病去世,终年77岁。

  任应枢是抗日战争时期汾平介孝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他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原标题:星光熠熠的激情岁月——忆孝河大地的英雄儿女)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孝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

地址:孝义市党政办公大楼   网站联系电话:0358-7828576

版权所有:孝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晋ICP备11003284号-1  网站标识码:1411810001

晋公网安备 14118102000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