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到繁體版 网站支持IPv6
人工智能赋能基层医疗 孝义实践“智慧助医”

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智慧助医”全覆盖是吕梁市政府今年的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医改,加快建设智慧助医项目,盘活基层医疗服务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智医助理”扎根基层医院

11月21日,在市医疗集团中阳楼分院,医生一边问诊,一边根据智慧助医全科辅助诊疗系统提示,结合AI诊断参考及治疗建议,为病人进行快速诊断。

市医疗集团中阳楼分院常务副院长周俊钦:对咱们医生的帮助非常大,从患者刚开始的问诊到体格检查、诊断、包括辅助检查,都提示了相关的体系信息,相关的医疗检索,对疾病诊断的精准性,有了极大的帮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全科医生带来的改变,既有赋能医疗的“准”和“安全”,也有电子病历打破信息孤岛的“快”。在市医疗集团新义分院,市民杨女士在复诊买药时,告知了基本信息,医生调阅了电子病史、身体状况、处方等信息,并结合当下病情,迅速开出了药方。

市民杨瑞萍:复诊的时候,以前的病历都引用过来以后,买药速度快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对这儿的服务是很满意的。

市医疗集团中阳楼分院桥北卫生室医生李华玉:这个系统是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联合起来的系统,病人过来看病,可以从公卫系统把病人的平常身体情况调出来,对辅导用药也有很大的帮助。

市医疗集团新义分院门诊部主任高岩:通过历史病历了解整个病程及变化;还可以质检,对结构性书写病历有好处,消除对病人的漏诊、误诊等行为,及时关注到重症;还有很多医学专业知识,有些疑问可以翻出来看,更准确地解决病人的问题。

杨女士的就医体验,正是我市依托智慧助医项目里的辅助诊断系统,推进民生事业改善的缩影。辅助诊断系统利用全系医学AI技术,搭建智慧医疗应用,在疾病诊断、处方开立、护理服务、公卫服务等场景构建人机耦合的新型诊疗模式,智能辅助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进行快速、精准决策。我市于今年9月底完成1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辅助诊断系统上线,10月底完成村卫生室系统上线。截至目前,累计辅助诊疗32万多次,规范门诊、住院病历6388份,基层医疗机构病例规范率95.51%、诊断符合率93.81%,各项指标均能达到预期目标。

智能语音外呼系统 搭建医患“连心桥”

每隔一段时间,中阳楼街道桥北村有高血压史患者都能接到这样的医疗问诊语音电话,而它来自“智慧助医”项目智能语音外呼系统。

这套系统,改变了传统随访模式,它将患者相关信息,根据模板要求设定通知内容,一键发送进行外呼,外呼结束后,还能自动统计居民答复结果,提高了日常随访、电子建档、体检通知等工作效率。

市医疗集团中阳楼分院桥北卫生室医生李华玉:日常工作中,对重点人群及村民开展电话随访、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村民对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市医疗集团中阳楼分院常务副院长周俊钦:通过外呼系统每天最多可以外呼1000人,对咱们工作量是一个极大的减轻,辖区居民接到外呼电话,也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关怀,患者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具备智能外呼、自动统计、人机耦合等功能,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完成通知宣教、体检预约、疫苗接种、慢病随访、满意度考核等多场景随访工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便捷专业的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机制,延长了医疗服务链条,搭建起医患间的“连心桥”。

运行监管系统 科学高效监管

“智慧助医”平台包含智慧助医辅助诊断系统(HIS+公卫+辅诊)、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和运行监管系统3个子业务系统,项目落地后,卫健部门可以通过运行监管系统,实时可视化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智能辅助服务情况,对医疗服务相关指标进行精细的统计分析,不仅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深化医改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也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科学高效的监管、指导和考核。

市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晓建:下一步,我们将以“智慧助医”项目为抓手,照医改“强基层”工作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做细做实基本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抓好基层医疗质量控制和智慧助医的“辅助诊断”工作,提升基层综合服务和应急救治能力,当好吕梁医改的排头兵。


(原标题:人工智能赋能基层医疗 孝义实践“智慧助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孝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

地址:孝义市党政办公大楼   网站联系电话:0358-7828576

版权所有:孝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晋ICP备11003284号-1  网站标识码:1411810001

晋公网安备 14118102000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