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到繁體版 网站支持IPv6
东盘粮村:移风易俗破陋习 乡村振兴再提速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关键,近年来,大孝堡镇东盘粮村以村规民约修订为突破口,把深化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文明乡风建设新路径。

盛夏时节,走进东盘粮村,青瓦白墙的院落错落有致,一栋栋新型民居与周边农田、道路相映成景,一场由“约定”引发的蜕变,正让这个传统农业村焕发出别样生机。

过去,东盘粮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滞后。2009年村里实施土地集体流转,先后建立富东农机专业合作社、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村民从大田农业中解放出来,投身设施蔬菜种植,年人均收入逐步攀升至2.6万元。然而,人居环境脏乱差、陈规陋习多,制约着乡村文明发展。

改变,从立规矩开始。东盘粮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将移风易俗具体要求写入村规民约,为村民行为划出清晰红线。同时,配套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制作村规民约宣传手册,由村干部与党员带头示范,规范红白事操办流程,逐户开展宣传教育。

东盘粮村党员霍孝:儿子结婚、女儿结婚都是亲戚们,没有大操大办。过生日咱们孝义四十岁办、五十岁办,八十也办,咱就自家姊妹们吃个饭。

东盘粮村乡村振兴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杨虎生: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拒绝高额礼金,人情攀比,确保随礼不超200元,每桌饭控制在500元以内。新的村规民约出台以后,根据咱们村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责任分工到各个小区进行宣传教育,确保落实到位。

党员干部不仅是规矩的制定者,更是践行者。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逐渐从最初的“观望质疑”转变为“主动遵守”,墙上的“白纸黑字”渐渐成为大家心里的“行为准则”。

东盘粮村村民宋胜辉: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我们村民也积极响应,前两天母亲去世了,简简单单办了一下,通知了一下亲近的亲戚朋友,吃了六、七桌饭,村里的人都挺理解的,也都挺配合的。

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村两委还制定出台《东盘粮村村民积分管理办法》,为村民发放“星级户评选手册”,将遵规守约、低碳生活、环境维护等多项内容纳入评分体系,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把文明的“软约束”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激励”。

东盘粮村村民高继平:又省钱又不用铺张浪费,还省事省力,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这会儿的环境干净整洁,心情也不一样,精神面貌也不一样,所以老百姓非常拥护新的村规民约,也能执行下来。

2023年,东盘粮村入选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这份国家级荣誉对全村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村两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巩固乡风文明建设成果。

东盘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范忠:严格推进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咱们村里计划10月1日文化综合体投入运营,下一步让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跟婚丧嫁娶人人提倡自助餐,光盘行动,给村民们减轻负担,对村里的星级户进行评比,提高村民们整体素质。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移风易俗不仅是一场破除陈规陋习的变革,更是一场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当“尚俭戒奢、杜绝攀比”深入人心,“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成为常态,新时代文明新风正为东盘粮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孝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承办   技术支持:孝义市政府研究和服务中心

地址:孝义市党政办公大楼   网站联系电话:0358-7828576

版权所有:孝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晋ICP备11003284号-1  网站标识码:1411810001

晋公网安备 14118102000103号